ICS of HZAU
|
【农民日报】华中农业大学柑橘院士“秀”柑橘发布时间:2010年12月16日
农民日报讯(记者 何红卫 孙维福 )“这是泰国无酸柚,一点不酸口,胶质特别多,最适合老年人;这是榨汁专用早金甜橙,果肉色度达到37,果汁浓度和出汁率都很高;这棵树上的叫茂谷柑,俗称九月黄,是我们2004年在宜昌一座寺庙院里发现后,跟僧人说了不少好话移栽过来的。它是非常古老的柑橘品种,有很高的杂交育种利用价值。” 12月9日,坐落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室外育苗圃里,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橘宴”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右手执刀,左手拧果,只见他一切一旋,便将一个个柚子、橙子、橘子对半剖开,再分切成小块,递给各路媒体记者们逐一品尝。占地70多亩的国家柑橘育种中心,被誉为“中国柑橘基因库”,共植有国内外140多个优秀柑橘主栽品种。正值柑橘旺熟时节,满坡的树绿橘红,远观近看已是格外悦目怡人,更何况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有“柑橘院士”美誉的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亲手来执刀摘橘,陪大家品橘,为众人讲橘。 “这里的柑橘都是脱毒种苗,大家看到的这些是室外种苗,那边温室内还有同样的备份,另外我们在湖北宜昌还有一个更大的种苗备份基地。所有品种均由国家专项投资搜集保存,属于公益服务项目,不论谁来引种都是免费的。看,这叫HB柚,香味浓郁,挂树期长达6个月,已在赣南地区形成规模生产。”邓秀新说,近年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可以用“高速增长”形容,目前已拥有年产50万吨以上7大主产品种,90万吨以上9大柑橘主产区域。特别是2001年以后,我国柑橘出口增长非常快,相应地进口量自然越来越少了。今年柑橘产业的最大变化,是各产区生产规模化、市场供应全年化。 “中国柑橘产业的这般发展,与近年柑橘技术的进步、特别是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强大支持密不可分。”在摆满35个不同品种柑橘果实的华中农业大学5楼会议室,邓秀新又介绍起我国柑橘的技术创新成就。他说,这个“技术体系”在柑橘产业“基础性工作”、“重点工作”、“潜在性工作”和“应急性工作”中发挥了极大的功能,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相结合,有效促进了我国柑橘育苗工厂化、引种培植无病毒化实现进程,在各个主产区掀起了柑橘品种改良高潮。此外还相继研发出高接换种、地表覆膜等10多项配套技术广泛推广,仅湖北秭归县就有6万多亩老橘园重新焕发生机,实现了4年投产3年丰产。目前,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拥有24名岗位科学家,涉及科研、开发等所有产业技术环节,不论是国家主管部门还是各地政府、包括橘农个人遇到任何问题,都能很快找到专家把脉咨询,以最快速度得到准确数据和解决方案。 农民日报2010年12月16日1版截图 |